天堂三部曲,導演為信、望、愛各拍了一齣電影,開門見山的探討了人類的三個永恆追求:愛、信仰、希望。
導演Ulrich Seidl的標誌是對生活冰冷的凝視,他的鏡頭總是不怎麼移動,似乎在告訴觀眾生活的沉悶性。天堂三部曲之信故事講述女主角安妮是一名基督教徒,非常熱衷傳福音、熱愛唱聖詩、隨身帶聖水;安妮的丈夫是一名穆斯林的教徒,夫妻之間沒有感情交流。影片不是情節導向,而是隨著生活的節奏流動,緩慢而叫人窒息。
電影的第一個鏡頭就是女主角安妮對神的敬畏,她一邊向耶穌祈禱,一邊鞭打自己。沒有配樂的襯托,皮鞭的聲音格外響亮。一個鏡頭,導演鮮明地刻劃了安妮的性格:強迫症、執著、傳統,也許還有精神上的潔癖。接著全白色的鏡頭,除了說明安妮是一名護士,同時也說明了安妮精神上的潔癖,而病人乾癟的身軀對應了安妮對性的恐懼。開頭充擊視覺的畫面點到即止,接下來就是安妮生活的片段,兩者有強烈的對比。
Ulrich Seidl很擅長描寫人內心的予盾,而角色不用說一句話。影片的前半段沒有解釋安妮鞭打自己的原因,但很用力的刻畫了安妮對信仰的執著,如她會隨身帶著聖水到處噴,也會送聖母瑪利亞像給不認識的人。她特地放假為了傳福音,並逐家逐戶宣揚神的愛。影片中甚至出現安妮對耶穌有性幻想的象徵,如安娜睡覺時擁抱著十字架,把它放進被窩裏。
一個對信仰如此執著的人有怎樣的心理?筆者認為這是一種補償心態。簡單來說,以現實作例子,一個屢次在愛情上遭遇不幸的人,往往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反之亦然。人作為一個個體,需要有值得依賴的地方,不論它是一個人、一種物件或是一種觀念。一般人通常會有幾個值得依賴的東西,但如果生活中沒有甚麼值得依賴,那麼原本分散的依賴將會集中在一種東西,導致生活中的失衡。依照這種思路,一名對精神生活如此執著的人,也許對現實生活感到無助。
安妮就是這樣人,她的傳教方式有一種自我犠牲的態度,包括精神、時間和肉體。從她和丈夫的相處,可以看出她很少表達自己的感情,這種性格在影片尾段她和丈夫爭執時更加明顯。「把自我消滅、拯救世人」這句話很適合形容安妮,而這種態度與其說是原於理想或理念,倒不如說更像是沿於自卑和防衛心態。影片沒有告訴觀眾她自衛心理的明確起因,觀眾只能從影片的蛛絲馬跡推測。不得不提的是這是導演一貫的風格,是否喜歡因應個人,始終生活有時候總是難以解釋,個人認為這種手法很有生活感。因為導演的定鏡頭,影片塑造了一種透不過氣來的生活殘忍感,沒有配樂,只有間中的雜聲,像是把生活中瑣碎的部分挪開,要人直視生活的本質。
這種手法其實挺配合安妮的性格,特別是在一幕,安妮在公園裏遇到十多個男女群交,當時是黑夜,群交的人沒有留意到安妮。安妮對性有潔癖,影片簡單而有力地描寫了安妮驚慌失措的情緒,細心的觀眾也可以發現這幾個鏡頭與之前的鏡頭的對比──白色和黑色的對比,白色為安妮的表象,黑色為安妮的內心。此外,導演在安妮回家後立刻剪到安妮洗澡一幕,更突顯了她的潔癖,而這鏡頭的乾淨俐落相比起之前的緩慢的節奏,為影片打了一支強心針。
故事的中段導演開始強調夫妻之間的關係,兩人的寓所有很多宗教物件,包括基督教的和穆斯林的。儘管兩人相處在一起,但彼此都感到對方的宗教物件有點礙眼。夫妻不吵架的時候家是平靜的,一吵架這些宗教物件便變成為發泄的對象。教義的衝突和感情的衝突可以從兩人禱告的畫面領悟。兩人的禱告場景都是獨自一人在室內,象徵了宗教的排外性和兩人的隔膜。故事曾暗示兩人關係的急轉直落原於很久以前的一場車禍,生活帶來的衝擊改變了兩人對生活的看法,過去的生活一去不返。此影片上映時曾受到宗教人士的杯葛,原因之一是導演將宗教與逃避主義劃上等號,雖然導演沒有反宗教,但對宗教的迷信導致生活的扭曲卻是影片的一大主題。
演員方面,Ulrich Seidl喜歡專業演員和非專業演員混用,當中安妮是專業演員,她的丈夫是非專業演員,而他的丈夫演得出奇地好,成功地演繹了一個殘障、對生活沒有希望但對妻子仍懷有愛意的老男人。另外值得留意的是天堂三部曲裏的女人都是中年且身材走樣,這種連自己身體都無法控制的意象殘忍地描繪了生活的冷酷無情和人類生命力漸減退的痛苦。
說起這位奧地利導演,他的風格或許會使人想起令一個風格差不多的導演──Michael Haneke,兩人的鏡頭同樣冰冷,且都是奧地利藉導演。奧地利曾是德國領土,也許德國工業式的冰冷和理性大大影響了奧地利的電影,從而使奧地利導演對現實有一種赤裸裸的分析態度。而在奧地利大部分人都信奉天主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也許影片中的衝突是現實中經常發生的事。
Lorra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