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大導演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處女長片──《伊凡的童年》,可以說已經標明了一位大師的誕生。塔可夫斯基以擅長詩意電影語言見稱。影片背景是二戰時期,12歲的伊凡,他的母親和姐姐被納粹德軍所殺。對德軍懷有恨意的他,冒著危險抵達蘇聯的軍事區,務求獲得偵察兵一職。軍官以他年紀少為由,勸他到戰場後方的兒童院。倔強的伊凡不肯,最後在兩名軍官的陪同下,走到了最前線,獨自一人走到戰場探勘軍情。兩名軍官目睹伊凡離開後,返回了軍營。最後,戰爭結束,兩名軍官在德軍的處決名單中,發現伊凡的相片。
《伊凡的童年》上映時在東西方都有爭議,鑑於影片多採用西方的技巧,塔可夫斯基被蘇聯列為親資產階級。肯定的是,導演探用了形式主義的拍攝手法,表現戰場的殘忍,冷眼凝視環境的扭曲。影片探用兒童視覺,構圖像德國的表現主義,尤其在伊凡的夢境,斜線的構圖反映了他內心被戰爭蹂躪過後的狀態。倘若把此片與意大利新寫實主義的作品比較,如《擦鞋童》、《德意志零年》,可以推斷塔可夫斯基更著重表現人內心的感覺多於刻劃現實環境。影片以大量的景深表現人的距離,後景、中景、近鏡的空隙,強調了戰爭時期人對死亡、分離的恐懼。前景的人表情明顯,後景的人被黑暗遮住了臉,彼此的情感受到壓抑,以側面描寫了戰爭對人的摧毀。
但這就是戰場裏人與人之間關係嗎的全景嗎?塔可夫斯基在某些場景放置了鏡子,給我們演示了戰場上的人的心理狀況,例如,有一位對伊凡流露同情的年輕軍官,導演的處理是這樣的:在鏡子裏的伊凡是年輕軍官;在鏡子裏的年輕軍官是伊凡。這一段暗示了遭受戰爭殘酷影響的軍官,從伊凡看到了童年的自己。伊凡拼命地想成為一名軍官,對年輕軍官來說就是莫大的諷刺。塔可夫斯基透過景深和鏡子表達人物之間的關係,表現得淋漓盡致。
作為一名詩人導演,塔氏固然有其經常用到的象徵符號,在《伊凡的童年》裏,馬是最明顯的,牠象徵了一種生命力,如在伊凡的夢境裏,馬吃著從車子掉下來的蘋果,象徵了伊甸園。誠然,馬在俄國有其獨特性,尤其是俄羅斯在十五世紀被蒙古征服,馬在俄國的生活裏或許已成為常見之物,也許對塔可夫斯基也有特別意義──塔可夫斯基也曾在訪談中談到他對馬的熱愛,而馬的形象也在其第二部長片《Andrei Rublyov》有重要象徵地位。
有很多人都說,匈牙利著名導演Bela Tarr是塔可夫斯基詩意的延續,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相比Bela Tarr近乎黑暗的人生觀,塔可夫斯基多對藝術、根源、本質、宗教進行探討。在《伊凡的童年》,有一幕,在煙霧迷漫的炮火中,鏡頭在一個十字架的墓碑前旋轉。當鏡頭靜下,十字架後的濃霧漸露陽光,而光點就曝露在十字架之後。
土地和宗教似乎是俄羅斯民族比較關注的問題,中世紀經歷過與拜占庭經商,到後來阿拉伯崛起,傳來了伊斯蘭教,俄國的宗教比較多元化,再加上俄國階級以農民為主,可以想像土地和宗教問題在俄羅斯的重要性。塔可夫斯基作為一名詩人,對宗教探取懷疑態度,如剛才題及的一幕,也許是俄羅斯希望透過宗教獲得救贖的象徵,但無奈十字架是傾斜的,暗示了上帝的地位在戰爭中逐漸不穩。再一次,塔氏從側面描寫戰爭。
塔氏曾經說過,喜歡土地多於天空,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土地的比例總比天空高。他認為土地的變化比天空多。在歷史的角度來說,塔氏的想法可謂正常,但我們亦可以推想:關注土地的塔氏是否暗示了其對自身的存在感到懷疑──沒有腳踏實地的感覺,所以要探討甚麼是土地?當然這只是推想,但如果連繫到塔氏電影的經常出現的主題,或許有解讀的可能。
對土地的執著,使塔氏的電影在某程度上多拍攝自然的風景,但塔氏用別的角度觀察現實,得到了詩意的畫面。影片末段,德國發放閃光彈到空中,搜索藏在林中的蘇軍,這些閃光彈,緩緩的從空中落下來作布景,沒有喧賓奪主,像殞落的星星,配合前景密密麻麻光禿的樹,伊凡在沼澤裏緩緩前行,宛如一幅單色的末日景象照。此片中段一名蘇聯軍官調戲蘇聯女護士的鏡頭也值得一題,女人時而走到鏡頭前,又在森林間閃來閃去,最後軍官在戰壕上,八字型的紮穩,兩腿分別站在戰壕的兩邊,抱起女護士,有種在荒野中起舞的感覺。
故事的結尾是悲劇,並不等於痛苦不會延續下去,塔可夫斯基透過年輕軍官和伊凡的關係,暗示了人純真的消失。剛才已經說過,年輕軍官和伊凡像是鏡子的兩面,伊凡的死象徵了年輕軍官的純真已經消失,就如鏡頭所呈現,被吊死,被斷頭台所斬。為電影作收尾的是伊凡的一個夢,伊甸園的畫面再現,他和姐姐在海灘旁狂奔,跑進海裏,讓我想到影史經典《四百擊》最後一幕。伊凡姐姐裸體的上身,是人類回歸純真的象徵,伊凡亦臉露微笑,充滿生命力的跑在最前,相比《四百擊》無奈的眼神,簡直天壤之別。此場景和電影初段有強烈的對比,暗示了塔氏對天堂的期許,但現實卻總不是這麼一回事。
Lorrain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