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6日星期二

淺談 Dogme 95

Dogme 95 電影製作運動是由丹麥導演 Lars von Trier 和 Thomas Vinterberg於1995年發起,他們認為電影在1960年代已經死亡,電影為了迎合主流觀眾及消費者而漸趨刻意及商業化。他們主張電影回歸原始的純粹性,而非著重於技術層面︰沒有刻意製造的人工痕迹讓觀眾更加關心故事本身的情節發展及演員的演繹方式。

後來另外兩位同樣來自丹麥的導演 Soren Kragh-Jacobsen及 Kristian Levring加入,幾位丹麥導演共同簽署了 Dogme 95中的「純潔宣言 (The Vow of Chastity)」。目標是拒絕使用昂貴且壯觀的特殊效果及後期製作,讓電影創作回歸純粹化。為了進一步實現這個目標,von Trier及 Vinterberg在「純潔宣言」提出了十項規範 Dogme 95電影格式的準則︰


1. Shooting must be done on location. Props and sets must not be brought in (if a particular prop is necessary for the story, a location must be chosen where this prop is to be found). 

影片拍攝必須在場景現場完成,不得另做道具或人工場景。如該道具有必要在片中出現,就必須選擇能夠找到此道具的拍攝地點

2. The sound must never be produced apart from the images or vice versa. (Music must not be used unless it occurs where the scene is being shot). 

聲音不得和影像分開製作,不能使用遊離畫面以外的配樂或音響效果,除非配樂已經於拍攝現場出現。


3. The camera must be hand-held. Any movement or immobility attainable in the hand is permitted. (The film must not take place where the camera is standing; shooting must take place where the film takes place).
必須用手提攝影機拍片,不得使用固定式攝影機,即使畫面出現任何程度的晃動或者手持所能達到的穩定程度都是被允許的。

4. The film must be in colour. Special lighting is not acceptable. (If there is too little light for exposure the scene must be cut or a single lamp be attached to the camera).
電影必須以彩色拍攝,不得使用特殊燈光效果。光線過暗至不足以曝光的場景必需砍掉或者只使用附加到攝像機上的單一光源。

5. Optical work and filters are forbidden. 

禁止使用光學儀器以及濾光鏡。       

6. The film must not contain superficial action. (Murders, weapons, etc. must not occur.) 

影片不得出現虛假表面或膚淺的動作,不得出現謀殺、武器等等。

7. Temporal and geographical alienation are forbidden. (That is to say that the film takes place here and now.) 

電影必須發生在此時此地,不得拍攝其他時空。

8. Genre movies are not acceptable. 

不接受類型電影。

9. The film format must be Academy 35 mm. 

電影成品格式必須是標準比例的三十五厘米拷貝。    

10. The director must not be credited. 

電影導演的名字不能在演員及工作人員名單中出現。


任何想要加入成為 Dogme 95格式的電影只要經過 von Trier、Vinterberg、Kragh-Jacobsen及 Levring的審核,付合以上十項條件。就會獲頒受一張 Dogme 95格式電影證書,上面會有四位導演共同簽署,證書會於該電影開始時打出,並被認受為 Dogme 95電影。


首部 Dogme 95電影,由 Vinterberg於1998年執導的《家變》(Festen),故事講述丹麥地方富豪舉辦自己六十歲大壽的周末家庭聚會,但主人家與子女及賓客於席間卻醞釀一場風暴爆發。此片於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勇奪康城影展的評審特別大獎及榮獲金棕櫚大獎提名,並得到各大頒獎典禮最佳外語片提名。



von Trier 亦於同年推出了第二部 Dogme 95電影《越笨越開心》(Idioterne),此片除了完全摒棄了常規電影的鏡頭考究,更有大量性器官暴露鏡頭。



von Trier 執導的Breaking the Waves 在 Dogme 95格式的意義上也是一場極佳的體現。故事講述女子 Bess為拯救她那因在鑽油台發生意外以致全身癱瘓的老公 Jan,不惜與其他男人鬼混,再告知老公以激發他的意志,結果 Jan的病情真的好轉,但 Bess卻要面臨一場道德審判。此片手提攝影、無技巧剪接,卻以人物角色的情感轉變作劇情推進的引擎。此片大量的特寫鏡頭都把焦點放在了角色的臉上, 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戲劇衝突場面都可以歸功於鏡頭的功勞。女主角 Emily Watson首次演出更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可惜此片於1996年即「純潔宣言」發表前已經推出,故沒有被納入 Dogme 95電影的範疇。



但從第一部 Dogme 95影片開始,有的規則就已經被打破了。例如在 Idioterne中出現了配樂;Vinterberg也承認拍攝 Festen 的一個場景時刻意掩蓋了一扇窗戶,並且用了並非在拍攝現場找到的道具和打燈。這就要看電影導演如何解釋這些規則去自圓其說。也許是因為有這種「走盞」的缺憾出現,以及「純潔宣言」的苛刻,這場電影運動其實不算太成功。但自1998年起至今,已經有超過二百部電影獲得了 Dogme 95證書。



HinNie




參考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Dogme_95
http://web.archive.org/web/20080430104505/http://www.dogme95.dk/dogme-films/filmlist.asp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342454/
http://weitzern.pixnet.net/blog/post/7269095-%E4%BB%80%E9%BA%BC%E6%98%AFdogme95%EF%BC%9F

2013年3月20日星期三

Leviathan海中獸 / 2012 / 法國 英國 美國 / 導演:L‧泰來Lucien Castaing Taylor、V‧柏麗芙Verena Paravel


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在人類歷史上一直變化,從遠古時期對大自然的敬畏,相信萬物有靈,到16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認為人的智慧能征服自然,21世紀流行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觀點,可看出人對大自然的思考連綿不斷。《Leviathan》,則嘗試以17世紀霍布斯的唯物主義哲學闡述21世紀人與大自然的關係。

影片的結構大致如下:描繪一天漁民捕魚的情況。它的鏡頭,刻意特寫死去的魚類,紀錄了人類捕魚的殘酷方式,支離破碎的魚逼近大銀幕,嘔心是觀眾唯一的選擇。影片的鏡頭經常鑽進水底,甚至隨著漁網的起伏搖晃;它運用了電影院封閉的環境,凝造了侷促的感覺,觀眾彷彿能感受到水壓的威力,並在搖晃的鏡頭下腦袋天旋地轉,想觀眾從魚的角度審視這場災難。色彩上,黑色和紅色為主調,綠色為副,導演刻意的鮮色凝造了強烈不安的效果,而黑紅色亦為影片模擬了地獄的境況。

人作為大自然中最有智慧的生物,在影片當起漁夫,手起,刀落;他們以魚鈎釣起魚,取去實用的部分,把剩餘物踢進海,表達毫無感情方面淋漓盡致。生產線式作業麻木了他們對血惺的反感,他們含著煙,談笑風生,間中說幾句粗言穢語,一切盡皆自然。結尾導演用一幕長鏡頭,描繪漁夫一天的工作完成後,一邊看電視一邊昏昏入睡,訴說了生活的沉悶──工作,疲憊,睡覺的無限輪迴,生命循環就建立在如此的細節上。

片中,觀眾亦看到在天上飛的鳥,鳥作為魚的捕食者,食物鏈的上一層,高高在上觀看了人類的獵殺過程,也虎視眈眈的等待機會分一杯羹。

解讀影片前,有兩段背景資料雖然詳細闡明,一是聖經中Leviathan的形象,二是霍布斯的唯物主義哲學。

聖經中的Leviathan形象出現在約伯記(Job,電影的片頭亦有引用約伯記的章節),其中最重要的是第四十一章第六到十四節:

「塔夥的漁夫,豈可拿他當貨物麼,能把他分給商人麼,你能用倒釣鎗扎滿他的皮,能用魚叉叉滿他的頭麼?你按手在他身上,想與他爭戰,就不再這樣行罷。人指望捉拿他,是徒然的。一見他,豈不喪膽麼。沒有那麼兇猛的人敢惹他。這樣,誰能在我面前站立得住呢。」

他,指的是Leviathan,形象接近惡魔,賦予了大自然殘忍的輪廓。在影片裏,人食魚,是人的生存方式之一;鳥食魚,是動物的本能;魚被食,是食物鏈的一部份,如此的論述下暴露了大自然血肉模糊的一切,如果生活是一齣電影,殘忍就是它的製造過程,血惺就是它的演員。

英國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Thomas Hobboes(1588-1679),繼承了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的唯物主義哲學(他是培根的秘書),發表了機械唯物主義哲學。機械唯物主義哲學以物理學的觀點解釋自然,認為自然是一部機器,世界和人體的一切都是機械作用、因果關係。從這角度來看,人的一切行為都是自私自利。他在1651年出書《Leviathan》,全書名為《利維坦,或教會公民國家的內容、形式和權力》,書裏以Leviathan象徵國家,而國家的本質,是一大群人相互訂立信約,認為這種方式能得到最大利益。主權者的權力是至高無上,他的各項權力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分割國家就會陷入衝突、戰亂的無政府狀態。把國家對比自然,兩者類似,因政府是殘忍的,和諧是從殘忍而來,故此霍布斯主張君主專制,就像自然獨裁萬物般,在萬物與自然搏奕的過程中,生命得以傳承。

機械唯物主義哲學是為萌芽的資本主義服務,它代表了新興的資產階級利益,並反對中世紀神學和經院哲學。1609年,荷蘭尼德蘭革命是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荷蘭成為了當時歐洲最強大的海上國家和殖民國家。霍布斯雖認為人的行為是自私自利,它是資本主義的本質,但同時人在自我保存和自利的互相制衡下,最終會得到利人才能得到最大利益的觀點。換句話說,霍布斯的論點是:人是自私自利和殘忍,但如明白利人才能得到最大利益的道理,人的自私自利將會轉變為為人著想的道德觀。

說到這裏,解釋了為何影片《Leviathan》刻意描繪了物競天食的殘忍,因為這就是生命的本質,叫你嘔心,叫你暈眩,但它同時告訴你倘若生命缺少了這部分,一切美好的事都會消失。大自然是在如此矛盾的運作下賜予人類生命,人與大自然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惡魔(A necessary evil)」,它暴露了21世紀環保概念裏自私自利的特質,死到臨頭跪地求饒的本質,但它沒有反對環保,因為它認為這就是物種生存的方式,物種延續後代的機械作用。

電影89分鐘,很多人無法接受此電影的風格離場。它使人暈眩的方法有點像《嘔吐三部曲》,運用劇烈搖晃的畫面和嘔心的場景,但比《嘔吐三部曲》高明的是,它賦予了影片深邃的哲學思維,而不是純粹感官刺激。此電影風格之大膽實屬小見,在票房為上的電影業,它比其他實驗電影更加趕客。除了畫面實驗性強,哲理過於複雜更使一般人為之卻步。觀賞此片,事前不做功課肯定了解得不夠透徹。

他的姿態有點像當年德國哲學家尼采,宣稱自己的哲學高度在八千米上的山頂,不了解的人走過去,會因缺氧而死。

觀賞這齣電影最值得思考的地方,除了實驗電影式的拍攝手法、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還應該思考的是:要表達如此哲學觀是否需要用到這樣的手法?個人認為,此電影的確為新嘗試,1851梅爾維爾的《白鯨記》出版,表達的意思大概跟影片差不多,在成為世界名著前只售出過五本。此電影雖獲得丹麥紀錄片節新視野獎,但曲高歌寡的姿態依然黑人憎,因此,在觀賞此影片思考用怎樣的觀賞角度欣賞是很重要的。

它的本質是紀錄片,如果把它當敍事電影或純實驗電影觀看,會造成解讀困難。它是一齣實驗電影式的紀錄片,透過紀錄,它道出了人生的哲理。它的實驗成份,不是純為實驗而設的。就個人而言,我欣賞它所表達的哲理,無可否定它真的是非常獨特的電影,可它的表達方式,讓我在觀影期間感到暈眩,而我的暈眩論證了它的哲學。我對此電影又愛又恨。

Lorraine

2013年3月19日星期二

The Exorcist 驅魔人 / 1973 / 美國 / 導演:威廉費特堅 William Friedkin


1973年的《驅魔人》改編自 1949年一位驅魔神父Roland Doe 於美國馬里蘭洲一宗真人真事,只是主角從男孩變成女孩。故事講述 Ellen Burstyn飾演的女演員 Chris與女兒 Regan生活於愁雲慘霧的華盛頓。但最近家中先是出現閣樓上的奇怪撞擊聲音,當 Regan在母親面前玩過現今年輕人很流行的「碟仙」之後,發生在 Regan身上的各種奇怪事件接踵而至︰在宴會賓客面前說出︰「你們全都要死。」之後失禁,之後 Regan的睡床一天突然猛烈搖晃,繼而 Regan性情大變。Chris處處苦尋各種現代醫學治療不果,終於決定尋求宗教驅魔儀式的治療。

年輕神父 Damian經歷喪母之痛後,對信仰產生了極大疑惑和動搖。認為自己盡心盡力事奉他相信是全能的上帝,上帝卻沒有好好保佑他的母親,甚至在同事面前說道︰「我想我失去信仰了。」並萌生退出教會還俗之意。這時 Chris前來尋求協助,適時附於 Regan的魔鬼將 Chris的男朋友殘殺,引起警方注意,令 Damian無法不接受 Chris的求助。Damian利用各種方法試探魔鬼,最後發現魔鬼想要找它的老朋友 -- Max von Sydow飾演的 Merrin神父。

電影開場的一場伊朗挖掘的戲份,Merrin神父在塵土中發現的一石像,是為巴比倫尼亞神話中風之魔王帕祖祖 (Pazuzu)。帕祖祖擁有獅子的頭和手爪,老鷹的腳,背上有兩雙翅膀,及蠍子的尾巴,並有著蛇狀的陰莖。它同時會帶來風與飢荒,所以被阿卡德人敬畏著。雖然是魔王,人們卻用其彫像來當作護身 符,理由是祂可以驅逐其他的惡魔,並且保護人類免受瘟疫與不幸的侵擾。也被認為是蝗災的具現化神格。最後在 Regan身上進行的驅魔儀式,帕祖祖終於現出真身。在一個寒冷的冬夜裡,一場人魔大戰一觸即發。


當年《驅魔人》的出現震驚全球,亦成為了現代恐怖片的先鋒。以現代人看主流恐怖片的標準回看此片當然會覺得粗糙,但相比近年有極強濫拍味的恐怖及驅魔題材,高下立見。電影在氣氛營造力方面顯出很強的水準,故事設定於陰霾密佈的冬天,在晚間場景特別的燈光效果之下,人們呼吸吐出的冷空氣,令電影添上一份特別的懸疑、詭異之感。電影並非以惡魔猙獰一面帶出恐怖為主要,而是人們內心的恐懼令惡魔強大。Damian因為信仰的動搖令魔鬼每每有機可乘去迷惑他的心智。



筆者小時也跟母親去過下教堂,讀過下聖經,聖經描述魔鬼是上帝的敵人,它是天生的謊言家、邪惡的化身,它能攝人心智,掠奪他人的靈魂。魔鬼附上代表童貞的小女孩 Regan後操縱她的身體對她作出各種摧殘的行徑︰ 在眾人面前失禁、露出私處,用十字架猛刺自己的下體,這對於信奉基督教的國民而言絕對是奇恥大辱。Damian試探魔鬼的過程中,它假裝害怕聖水,但其實那只是 Damian事前無經過祝聖的普通開水;它假扮自己懂得說古文,講出一大串沒人聽得明的文字,但當 Damian回放錄音帶時,倒過來播放聽到的竟然是不折不扣的純正英文︰魔鬼在「欽點」Merrin神父到來;在最後的驅魔大戰中,魔鬼假裝被擊倒後奄奄一息,在 Merrin和 Damian以為一大串聖經經文足以打倒魔鬼就鬆懈的時候,突然反擊殺死 Merrin。本來對信仰已經失去信心的 Damian,在儀式起始時與 Merrin誦讀經文「The Power of God will CONFESS YOU!」更似在為自己面對恐懼的壯膽,當他看見魔鬼殺死 Merrin,瞬間他的信仰完全崩塌,盛怒的他抓住 Regan將魔鬼吸到自己身上,趁他還有一絲未被魔鬼完全侵佔的意識,跳出窗戶摔在樓梯滾下,與魔鬼同歸於盡。看到結局才發現電影一直有雙重諷刺意味,電影前半段將西方醫學嘲諷得一無是處,最後將魔鬼驅走的也不是宗教的力量。電影中更出現教堂裡的木無表情的聖母像被虐玩,滿身是血的畫面。說到底,人心對信仰的崩裂就是恐懼的泉源。

電影當年的出現成為票房大熱,更獲得奧斯卡兩項大獎 (最佳改編電影劇本及最佳音響效果) 及多項提名 (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剪接)。尤其對當時民風尚未有如現今般開放的美國社會帶來很大的衝擊,而且當年正值越戰期間,各種新式思潮湧入民間,加上人民對政府的不滿,對社會現狀的疑惑,《驅魔人》的出現正是代表了人們對嶄新思潮的好奇和嚮往。也不能不提電影中兩幕經典場面︰Regan的頭顱 360度旋轉及蜘蛛式跑落樓梯也是為人津津樂道 (據聞做出頭顱旋轉效果的機械人現於電影博物館內展出)。可惜後來添食不斷出續集,1977年的Exorcist II: The Heretic、1990年的 The Exorcist III、2004年的 Exorcist : The Beginning和 2005年的Dominion: Prequel to the Exorcist,無論票房和電影本身的質素也是差得離譜,可以直接無視。





HinNie

2013年3月17日星期日

Killing them softly溫柔的殺戮 / 2012 / 美國 / 導演:安德魯多明尼Andrew Dominik


2008年金融海嘯起因於美國次級房貸危機,《溫柔的殺戮》的背景設定在2008總統大選,民主黨的奧巴馬大戰共和黨的約翰麥凱恩,兩者都在選戰上強調挽救經濟的方案,不過,次級房貸危機(Subprime Loan)可以說是美國政府一手搞出來的。

次級房貸給過去有不良紀錄的貸款人房貸,完全不考慮貸款人的還款能力,後來次級房貸由投資銀行將其證券化,賣給全球的投資人。它的信貸評級為AAA最高級,政府監管不力,導致許多投資人盲目購入,金融海嘯一發不可收拾。

2012年,正值總統大選時機,很多人對奧巴馬過去四年的政績不滿意,《溫柔的殺戮》就是這背景下的作品。這電影對美國來說非常有骨,如畫面一開始是狹窄的道路,四周都是飄散的廢紙,都是在給美國政府一個市民對四年間美國政府政策的評價。以狹窄的道路作電影開頭,有不少電影都運用過,通常都暗示了主人翁對前景的不安。這段畫面的聲軌是美國總統的講話和群眾的歡呼聲,這樣的襯托,暗諷了美國的政策是如此廢物,在金融海嘯下,美國變成了一個廢城。

開頭總統的講話是這樣的:「我呼籲美國人民,這是我們關鍵的一刻創造全民的未來,推動我們向前。

導演在片頭以彈跳的片段象徵社會的不穩,並把影片的名字「Kiling them softly」穿插在剛才總統的說話中。因此,以上的講話可以解讀為:「我呼籲美國人民,這是我們關鍵的一刻Killing them softly」。

故事關於一個黑吃黑的故事。馬基曾經做了一場打劫戲碼搶了地下賭場的錢,成功之後馬基接管了賭場。大佬強尼知道這件事,決定派兩個小嘍囉法蘭克和羅素再次打劫地下賭場,並認為賭場的人會認定是馬基做的,不會懷疑自己。後來畢彼特發現是法蘭克和羅素做的,開始追殺他們和強尼。影片的故事非常簡單,而簡單的故事設定適合用在為象徵主義服務的影片。「Killing them softly」的定義出現在畢彼特的一段對白裏:「我不喜歡殺我認識的人,不喜歡他們在求饒。我想Killing them softly。」

這段對話在諷刺著美國政府對人民的態度,就是Killing them softly。另一段體現到Killing them softly精神的,就是畢彼特殺死馬基的場景,子彈以慢動作在雨中擊中馬基頭部,馬基的車子向前駛撞向另一輪車。這個場面的處理企圖浪漫化畫面,是影片裏最值得觀看的橋段。這樣的處理有點像杜琪峰的手法,但在音樂托襯下美國風味較重。影片的氣氛活像三十年代美國黑手黨男人的浪漫,暗示了懷舊是美國市民現在唯一能做的事。因此,影片其實沒有太多希望,更多的是絕望,也說出了美國人的心聲:美國夢碎了。

影片的人物設定刻意呈現了經濟蕭條下人物的心境,故事的人物非常寒酸,一副生意失敗的樣子:殺手不像殺手,婚姻失敗,只沉淪在酒精和女人;黑社會頭子從監獄出來沒有錢;法蘭克和羅素打劫都像個門外漢,被人說穿工作服像小鬼,每天都吸毒麻醉自己,整個社會就是一團糟。他們不時諷刺政府,暗示了要在美國生活你只能當一個無賴。這些都是反殺手類型的設定,也是此影片非常值得留意的地方。

故事最重要的一段是法蘭克和羅素打劫地下賭場。在打劫的時候,電視播放著布殊的演講畫面,畫面交替被打劫的人從銀包拿錢的無奈表情,暗示了政府的無能。布殊的講話是這樣的:「晚安,現在是美國經濟的非常時期,過去幾周來,許多美國人對於自己的財務和未來感到焦慮。我瞭解他們的擔心和沮喪。我們看到股市三位數的波動,大型財務機構瀕臨瓦解,有些已倒閉,一種不確定感滋長,許多銀行限制借貸,信用市場凍結,家庭和企業發覺更難借款。我們陷入嚴重的財政危機。聯邦政府以決定性行動回應。我們將提升金融市場共同基金的信心……我知道今晚許多美國人會有疑問,我們的經濟怎麼會淪落這種地步,我提出的解答怎樣會有效?這對你們的未來財務有何意義。這些是好問題,值得有好答案。首先……」說到這裏,羅素關上門,暗示市民不想再聆聽這種官方論述。

故事就在如此頹廢的境況下進行。從角色的設定到劇情的進程,都可看出導演刻意影射美國的痕跡。由此可以推論,故事從一開始就是為主題服務。問題出於,這電影很多場景的設置都過於刻意,尤其是分別從收音機和電視上聽到和看到的總統論述,與對應的場景有強烈的關係。劇本有大量的對話,對話的內容通常圍繞說話者自述自己如何失敗,或是角色對美國經濟如何失望,暗示在經濟蕭條時,懷愐往事是唯一能做的事。這樣的設定做成影片節奏頗慢。論情節,影片不算複雜,況且影片的長度才97分鐘。雖然劇本沒有用對白拖延時間,但出來的觀感就是沒有高潮起伏。

就如我剛才所說,影片完全是為象徵主義服務,導致其人性的描寫為零,觀眾無法進入角色,難以產生共鳴。如果要描述金融海嘯的境況,可以試用現實主義的手法,但此影片卻以殺手的倒楣生活、黑吃黑的橋段、廢紙、無人的街道呈現,出來的效果難免不夠到位。即使用象徵主義的手法分析此影片,它的象徵手法也用得不好。它提示太多也太刻意,尤其是片尾畢彼特的對白:「美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門生意,所以你最好給我他媽的付錢。」就是明顯的解題。影片在這個層面上與觀眾產生隔膜,分數難免下降不少。

這齣電影很難受到美國觀眾的歡迎,也難以受影迷歡迎。第一,在經濟不好的情況,要觀眾進場讓影片告訴自己現在經濟真的很不好很難;第二,影片對美國的論述都老掉牙了,沒有任何新意;第三,拍攝手法雖然有創新之處,如法蘭克吸海洛英的情節導演就有努力表現迷幻的感覺,但對加強主題上沒有太多幫助,更像是導演的小創意而已。無可否認,此影片的象徵主義是其重點,也是其致命之處。
 
Lorraine

2013年3月14日星期四

Compliance 快餐店陰質事件 / 2012 / 美國 / 導演:奇勒索寶Craig Zobel


Inspired by ture events」,美國電影加上真實事件改編,故事講述一位快餐店女店員被假冒警察的男人控告偷竊,男人要求其他快餐店職員協助搜身,導致性侵犯案的發生。本片的獨特之處,在於假冒的男人如何全程以電話對話控制全快餐店職員,捉緊所有人的心理弱點。快餐店店長要打理快餐店,只想盡快了事;年青人避免扯上麻煩,盡量不介入事件;高級職員明知事件有蹊蹺,但下意識沒有反抗強權,直到街邊一個閒雜人等到來才解決事件。這是反映美國社會問題的驚悚片?

心理學電影更適合形容《快餐店陰質事件》。它的劇情,荒謬,但真實存在。對於電影劇本對真實事件的改編有幾多,難以證實,但影片中人們在權威之下做出違犯道德的事:裸檢、裸身跳躍、性虐待,觀影過後的人,難免會像電影裏的警官般問:「難道你沒有懷疑嗎?你怎樣這麼愚蠢?」我相信在觀影途中,也會有觀眾心裏問如此問題。

在評論本電影前,我想先引用一些事實: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權威、奉守與順從是此悲劇的始作俑者。社會學者Ester Reiter在《快餐業幕後(Making fast food: From the frying pan into the fryer)》一書指出,快餐店密集的生產線導致順從權威是快餐店店員必需的特質。在心理學上這叫做「情景力量」,意為周遭的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所思所想。電影中的時間設定在最煩忙的時段,間接幫助了犯罪者實行計劃。

Philip Zimbardo所著《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The Lucifer Effect-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對「情景力量」作出了詳細的解釋。本書作者做了一個名為「斯坦福監獄實驗」的心理學實驗,証明了監獄的環境造就了獄警兇殘的個性。電影中的事件,本書亦論及過,給出了以下資料:同類事件發生在美國32個洲68家快餐館,受害人男女都有,情節之荒謬令人乍舌。

以下一段為從《路西法效應》裏正接引用的文字:

「全美國許多快餐連鎖店都曾經遇過「裸驗的騙局(Strip search scam)」。這個現象說明,服從於匿名但似乎十分有力的權威人士是多麼普遍的事。犯罪者的慣用伎倆是由一名男性打電話給一家餐館的副經理,他們餐館的雇員中有個小偷,因此需要他緊急配合調查。在對話中,這名男子會堅持被稱為「警官」。犯罪者早已搜集了該餐館作業方式的內部情報和只有工作人員才會知道的細節,知道如何用技巧的引導發問來套取想要的信息……騙子要求副經理,希望在他或他的下屬來接她前,先把這名女雇員單獨關在後面房間。這名女雇員於是被扣留下來,「警察先生」會用電話跟她對話,然後給她幾個選擇,要不就答應馬上由其他員工原地搜身,要不就是被帶到警察局由警察搜身……電話中的人接著會指示餐館副經理對女員工進行裸驗,連肛門和陰道也不放過……接下來的情節變得越來越不堪,原以為男員工只是負責在警察前往餐館的途中把女員工留住,誰知道詐騙者竟叫女學生自慰和幫這名男員工口交。在等待警察前來的過程中,這些性活動持續了數小時之久,而警察最後當然沒來。」

由此可見,電影中看似不合理的情節也不盡然不合理,但是,如何表達卻是一個問題。

導演以冷峻的鏡頭審視快餐店的環境,油膩和骯髒是提示,尤其是口交一幕鏡頭交替食物殘渣,暗示了服從背後的污穢。導演想把此片拍成驚悚片,但此片的驚悚程度頗低。劇情中段假冒警察的男人現身,形象設定像《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p)》的漢尼拔博士冷靜且滿懷詭計,身處毫宅運籌帷幄,但效果差強人意,到後來只像一個普通愛好惡作劇的變態佬,也表現不出他對這種惡趣味的愛好,驚悚程度大減。導演把驚悚的重任放置在這男人身上,可說是失敗。另一邊廂,在快餐店裏性侵犯之前鏡頭都是比較平靜的,直到性侵犯發生,鏡頭忽然凌厲,導演想把氣氛一直凝聚,直到最後爆發,這種處理其實不差,但驚悚效果始終差一點。

導演意圖從驚悚片的角度拍攝而非寫實主義配心理學,大概是票房考慮,但這不是說導演沒有野心,如影片的第一幕,飄揚的美國國旗在TURE EVENTS字樣後飄揚,可看到導演想暗諷美國的快餐店文化,再加上垃圾食物文化(Fast food)產生的肥胖隱喻了文明的肥胖愚鈍,不能不說有發展空間──探討事件背後的起因,可惜在驚悚片的包裝下,只是蜻蜓點水。

在劇情上,電影有兩個做得不太好的地方。第一,假冒警察的詐騙者太早出現。影片的頭半段觀眾只能從電話聽到他的聲音,中段發現原來是個變態的中年男人。他的露面並沒有對影片的劇情起任何作用,如果單純是為驚悚氣氛,不露面會是更好的選擇。也許導演是為了片尾拍攝警察拘捕他的一幕,但這不是必要的,因為電影的重點是男人如何引導快餐店的職員作出非法行為,而不是解構犯罪者。從畫面中我們可得知男人有一定的資產,似乎是成功人士,最後發現是地產經紀,但這一切都離題了。第二,後段的劇情有很多牽強的地方,性侵犯女主角的,是快餐店店主隨便找來的男人,正確點是故事中是快餐店店主的情人,但在故事中,假冒警察的男人一直對快餐店的職員洗腦,反而做出侵犯行為的是一個剛進來的男人,這說不通。

評論這電影的劇情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評論者會以為自己身處在那個處景,不會做相同的事,即使那是如此荒謬愚蠢,所以對劇情中的某程度的硬傷,如假冒的警察明顯不合常理的辦案手法,反而成為爭論點。演員方面,快餐店店主Ann Dowd演得不俗,表現得出懷疑與相信之間的掙扎,但最後仍然依照犯罪者的路走的悲劇。整體而言,此電影還是值得一看。

儘管驚悚效果不足,此片的話題性仍然很強,並傳達了心理學上一個重要訊息。1963年,社會哲學家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在《艾希曼受審於耶路撒冷:關於邪惡的平庸性的一份報告》得出的報告指,那些與大多數人沒有甚麼分別的人,更容易做出極端邪惡的行為。這正是「邪惡的平庸性」。電影中的角色每個人都如此平庸,或許他們心裏只想做好一份工,只想按指令辦事,沒有想太多。但純粹依靠話題撐起電影就不是導演的功力範圍了。我認為片尾訪問快餐店店長為何服從電話裏的人的命令才是本片的點睛部份,快餐店店主的自辯恰到好處把平凡人的弱點表露無遺,遺憾的是太短了。我強烈建議看過本片的人閱讀《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The Lucifer Effect-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或計你會對本片有更多的認識。

Lorraine

2013年3月12日星期二

Insignificance 毫無意義 / 1985 / 英國 / 導演:尼古拉斯羅格Nicolas Roeg

         盛世是怎樣煉成的?一個國家的繁榮如何變成神話?需要甚麼條件?這齣電影為你解構美國的神話,同時暴露盛世對人的侵蝕以及繁華對人的存在感的挑戰。時值1985年,導演把鏡頭對焦1955年的美國。1955年的美國有四個重要的,代表繁榮的指標,分別是瑪麗蓮夢露、麥卡錫、愛因斯坦、喬狄馬喬。

瑪麗蓮夢露(marylin morone),一代性感女神,從第一齣電影《慧星美人(All about eve)》,到《熱情如火(Some like it hot)》,迷到了整個西方社會。六十年代,波普藝術(POP ART)興起,即使不懂藝術的人也認得瑪麗蓮夢露在波普藝術的貢獻──一幅不同顏色的夢露頭像,暗示她被消費的價值。她,是流行的指標,也是性愛的指標。當時男權社會當道,女權運動仍在萌芽階段,瑪麗蓮夢露象徵性愛的極致。美國擁有了核武,同時亦擁有女人,是美還是縱慾,留待歷史研究,但當時誰不想擁她在懷。成功的美國,在她的胸部和白裙間天天意淫,不可不說是繁榮的後遺症。但說到核武,就是愛恩斯坦的問題了。

二戰結束前夕,愛恩斯坦(Albert Einstein)製造了原子彈,長崎廣島一瞬間化灰,愛恩斯坦用了一生人後悔,提倡反核武。命運就是這樣,試想倘若成功製造原子彈的是德國,化灰的將會是愛恩斯坦。他,智力200的爆炸頭,傳聞非常喜歡瑪麗蓮夢露,証實了多聰明的男人都是鹹濕。一道E=MC2的公式,開啟了冷戰耐人尋味的故事。美國逐成世界一哥,不得不在愛恩斯坦腳前跪地拜謝。愛恩斯坦的貢獻,還有改變物理學的相對論,幾乎是無數科幻電影的創世因子。愛恩斯坦死幾個細胞便KO德國,再死幾個細胞KO舊物理學,難怪美國不沾沾自喜。

但深想一層,科技久缺政治孤掌難鳴。麥卡錫(Joseph McCarthy),著名反共產主義提倡者、白色恐怖製造者、資本主義的偉大推手,論獨裁,實與史太林不相伯仲,但史太林不相信自由經濟,輸了。從歷史角度來看,麥卡錫對資本主義的貢獻良多,造就了偉大卻負名遠播、大到不能倒的華爾街。美國的哲學向來以實用主義見稱,這當然不是說所有美國哲學家都是實用主義者,但威廉詹姆士的一句:「哲學只不過是應用最有理解力的可能方法來思考事物的學科。」就暗示了資本社會的來臨。偉大的美金萬歲、偉大的資本主義萬歲,理性是美國的靈魂,它創造了國家,同時亦創造了邪惡的律師。

最後,喬狄馬喬( Joe DiMaggio)對非美國人來說比較陌生,他是紐約棒球揚基隊的明星中外野手,被譽為完美球員,是美國健康和運動上偉大的勝利。不過老實上對東方人來說棒球真的不太流行,把喬狄馬喬當成健康的指標,是自我感覺良好而已。

上述四人,組成了影片裏美國進入巔峰狀態的象徵,而導演為影片取了《毫無意義(Insignificance)》的名字。存在主義的口吻為本電影來了一記響頭炮。要觀賞這齣電影,首先要帶著沙特式存在主義的信念:「這個世界是荒謬的,所以我們要用荒謬對待這個世界。」要評論這齣電影的荒謬,可以說是無厘頭、天馬行空。即使如此,此電影也沒無厘頭到無法了解劇情的地步。故事講述夢露拍攝《七年之癢》白裙飛起的一幕,愛恩斯坦為數學公式苦惱中。為了躲避影迷,夢露躲在愛恩斯坦的房間裏,彼此討論相對論,談得不亦樂乎,也許是兩人都厭倦名聲,他們出奇地投契。另一方面,麥卡錫要愛恩斯坦指責共產主義者,但愛恩斯坦只想參加和平會議。夢露的老公喬狄馬喬看見老婆夢露拍攝《七年之癢》,醋勁大發,找上愛恩斯坦,為挽求他們之間的戀情。

這電影的特別之處,是主線之間穿插的影象,有鐘錶、畢加索的畫《Woman with child on the seashore》、長崎廣島原子彈爆炸後的死者,四人小時侯的畫面,選美畫面。其中鐘錶和《Woman with child on the seashore》為其最重要的象徵。故事的主角以夢露和愛恩斯坦作主線,夢露對的士司機說:「她的角色只是為男性意淫的產物。」房間外的霓虹燈叫人寂寞,望著星星讓人覺得很渺小。她的子宮有問題,一直生不了小孩,老公喬狄馬喬形容她表面很繁華,內在卻一團糟。她壓倦繁華,反倒喜歡平實、不愛出風頭的愛恩斯坦。她對愛恩斯坦說:「我只想在這裏渡過我一生的最後4小時,讓我的裙子飛過耳際。他們在53層下面裝上電風扇,一直嘶嘶地叫著,整個晚上都是。你曾經感覺到它比你思考得還慢嗎?」它,代表時間。

時間是從甚麼事後停頓的?是從失去意義開始。愛恩斯坦渴望釣魚,但被法西斯黨員破壞夢想,二戰的勝利為美國帶來了勝利和繁華,除此之外甚麼也沒有;他創造了原子彈,蘑菇雲昇起而希望殞落,因生命再沒有意義。他感嘆,繁華的世界甚麼也抓不住,人們不再思考。他與夢露討論相對論,並對她說:「你學習了但沒有理解。」然後畫面接著轉到夢露手上的《卡拉馬左夫兄弟們》(俄國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存在主義名作)。夢露對世界的看法是:「就像在地鐵裏讀書一樣,我知道在哪兒該上車,哪兒該下車,當車子行駛的時候我就不知道我在哪兒了。我明白結果和假設,我猜這才是最主要吧。」愛恩斯坦回應:「一點都不重要,這只是無知的協議,你同意我,我同意別的甚麼人。大家都有知識,我們都還沒發現月球的本質。一味贊同,你永遠都理解不了任何東西,如果單單只下定義。只有驗證那些可能性,那才是所謂的思考。」

因為不再思考,所以甚麼都沒有意義。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強調了不同人有不同觀點,甚麼都是相對的,時間也是相對的。康德曾說過時間是認識的方法,失去時間人們就再也沒法認識世界。夢露小時候得到的一隻手錶,被童年的玩伴搶走,扔到了溝渠,導致長大後總說:「不要告訴我時間,我不想知道。」但對鐘錶迷戀。在電影裏,好像誰也抓不住時間。相對論的主角是光和時間,光,象徵原子彈爆炸的一瞬間,而就在那一刻,時間停頓了,甚麼都變得沒有意義,同時亦呼應了影片結尾的一幕──甚麼都化為灰燼。

另一個象徵是畢加索1921的名畫《Woman with child on the seashore》,新古典主義作品,以樸素、模仿古羅馬希臘的筆觸反抗巴洛克和洛可可藝術。巴洛克和洛可可都是非常講究的藝術,前者以宏大見稱,後者則以注著細節聞名。但《Woman with child on the seashore》,簡單得很,諷刺了外邊複雜的世界和數學公式。此畫亦暗示了夢露希望懷孕的心願,但事與願違。片尾,此畫和夢露一起在原子彈的爆炸中燃燒,叫人唏噓。

麥卡錫和喬狄馬喬的角色主要襯托夢露和愛恩斯坦,麥卡錫甫開場便開墨索里尼和拿破崙玩笑,嘲笑愛恩斯坦,形容他為「滿身泥巴的明星」。他說整個二戰就是蘇聯的陰謀。他也是個鹹濕的老頭,但是個性無能。喬狄馬喬是個醋罈子,除此之外甚麼都不是。兩者都是在諷刺美國的內在是如此的無意義。

此片的敍述頗為大膽,玩弄真實歷史和幻想之間,穿插蒙太奇畫面,片尾的原子彈爆炸足以讓以此片成為傳世經典。電影主題曲是一首冷爵士樂,很合我的口味。「高處不勝寒」是對此片的最佳論述,而人無法反抗命運。其中一幕,愛恩斯坦走到電梯裏,服務員跟他說:「即使你不想成名也沒有辨法,你腦子裏所想的事一定會使你成名。」電影的潛台詞是:美國的興起是命中注定,而不是因為某某人的存在,毫無意義也是命中注定。
 
Lorraine